打造太行山“益养农业”产业带
加快优质农产物供给断
摘自“凤凰网河北综合”公众号
当前,我国农产物加工业日渐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、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,主营业务收入近20万亿元,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8%。有特色的农业产业,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。河北太行山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生态支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未来生态产业的集聚之地,但开发进程还较为滞后,河北省政协常委李国良表示,应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,加快建设京津冀绿色优质农产物供给基地。
河北省政协常委李国良
太行山深处的生态“宝贝”不胜枚举,如“雨水粮”“登山鸡”“跑步鸡”“门口菜”“峰坡药”等,均有极大开发潜力。这是传统山区农业出发走向“高端朝产业”丛生坦途的独特资源基础。
对此,河北省政协常委李国良认为,特色生态资源价值的变现,需要政府加大专门工作力度引领推动山区农业实现“四化”,包括数字化、网红化、链条化以及定制化。而要实现“四化”同步推进,还需要搭建“1投2龙10中心26园”的太行山益养农业产业架构:
“1投”:太行山生态产业投资机构。可在省国富投资集团基础上组建或内部成立,整合相关财政资源,专事太行山生态产业辅助投资、投资引导、基础建设等,用政府力量聚集市场力量。
“2龙”:一是选择适合的农业龙头公司,通过政府参股方式引导担纲太行山益养农业领军者;二是联系京东或淘宝合作建设太行山益养农业云平台。
“10中心”:益养农业大数据中心、科研中继中心(科研转化基地)、冷链物流中心、特色产物展销中心(网红集中展示基地)、网络营销策划制作中心、深加工中心(加工公司链式集群)、消费者体验中心、循环利用技术与运维中心、网络平台运维中心、需求研发策划推广中心。
“26园”:太行山区各县各建设一个益养农业产业园区,并按照产物错位、链式互动、循环利用的“一盘棋”思路,形成共生共赢发展格局。
李国良表示,庞然的市场、庞大的资源、庞杂的事业,单靠一人一企一团队一区域,必是势单力薄、蚁力推车。发展太行山益养农业,需要在领军主体的带领下,发扬组团、互动、共赢的众创精神,创新发展众创“共同体”“联合体”“综合体”,取得众人拾柴、众梦成真、众利融合、众志成城的“共生效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