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l制作厂白晶晶

?
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:首页 > 党建工作 > 中国组织人事报评论员:没有铁打的交椅&尘诲补蝉丑;&尘诲补蝉丑;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(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)
中国组织人事报评论员:没有铁打的交椅&尘诲补蝉丑;&尘诲补蝉丑;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(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)

“庸官不好混了”,“太平官不太平”。中央颁布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(试行)》,着力建立能上能下的制度机制,重点突出干部的“下”,剑锋直指为官不正、为官不为、为官乱为等问题,这无疑是从严治吏一记重拳。《规定》的出台,标志着只当官不做事的“铁交椅”将一去不复返。

     能上不能下,是长期困扰干部队伍建设的难点问题,也是群众关心、社会关切的问题。破解干部工作难题,既要把好干部选出来,又要不断完善机制,将不符合好干部标准的干部调下去。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退休制度的建立,任期制、问责制等制度的实施,为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创造了基本条件。但总体上,能上能下尚未常态化、机制化,现实中这样一种现象仍长期存在、饱受诟病:少数干部身居领导岗位,却尸位素餐、无所用心,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敢担当,推诿扯皮、敷衍塞责,表现平庸、碌碌无为,但又没有什么“硬伤”、“大过”,让你拿他没办法。尤其是在严惩“四风”、铁腕肃纪的新形势下,有人借口“为官不易”而为官不为,抱持“多干多错、不干不错”的“官念”,占着位置不干事,拿着俸禄混日子。这种不犯大错不挪位、不到任期不退位的“铁交椅”现象,严重贻误事业发展,影响干部作风,损害党的形象。深究其因,根本在于制度的笼子织得不密,制度执行失之于宽、失之于软。

     权力的本质是责任,职务的要求是干事。领导干部手握权力、身担重任,必须带头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。干得好的应该上,干得不好的必须下。这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负责。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,从湘西泛滥成灾的民间集资,到邵阳的官场乱象,再到衡阳贿选案,作为主政者,都选择了回避甚至放纵。他明哲保身,绝不多事,跟谁都是“好好好”,貌似守住了“为人之德”,却丧失了“为官之德”,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。这一深刻教训,值得各级党组织和每名领导干部认真汲取。

     孔子曰:“在其位谋其政”。民谚说,“当官不为民作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”。干部既干净又干事,这是起码的为政之德。“有勤无廉,政失之于公;有廉无勤,政失之于慵。”做不到廉是腐败,做不到勤也是变相腐败。当前,改革发展正当中流击水,逆水行舟不进则退,形势迫人。如果心里不想事、手里不干事、肩上不担事,不犯事但也不顶事,这样的干部无异于“公堂木偶”、“三旨相公”,有什么价值?从严治吏不空吆喝,很重要的,是体现在下和出。世上没有铁打的交椅,走上领导岗位并不意味就进了保险柜。干坏事要下台,不干事、干不成事也要下台。只想当官不想干事,只想揽权不想担责,只想出彩不想出力,就没有资格做领导工作,就要摘帽子、撤位子。

     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。能上能下、优进劣退,干部队伍才会充满生机活力。百舸争流,奋楫者先。推动干部能上能下,就是要通过严明的政策措施,刚性的制度规定,让碌碌无为的领导干部有压力、腾位置,让想干事、能干事的干部有动力、有奔头,树立“无功便是过,平庸就是错”的理念,形成能者上、庸者下、劣者汰的用人导向。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领导岗位上是为民干事的,而不是清闲做“官”的。拎着“乌纱帽”干事,而不是捂着“乌纱帽”做官,只有这样,人民才会让我们坐在台上。


上一篇:河北开展“一问责八清理”专项行动(摘自 河北新闻网 ) 下一篇: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解读:生活密切相关的21事(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)